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5:57    次浏览
西乌珠穆沁旗把握牧区实际,坚持由“大水漫灌”向“精准滴灌”转变,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,以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目标,遵循“突出重点、上下联动、综合施策、示范引领”的原则,因地制宜,精准发力,围绕“房改、水好、电明、讯强、路通、校优、广播电视进万家、群众文化有场地、连锁超市遍嘎查、社会保障到个人”十个方面工作,建立瞄准机制,采取“靶向疗法”,认真落实“六个精准”“五个一批”脱贫方针,三年投入4945万元,已经实现1760户、2364人稳定脱贫。在消除贫困的同时,突破牧区基础设施的“瓶颈”制约,投入17亿元,完成了7个苏木(镇)93个嘎查、57个自然村的“十个全覆盖”基础设施建设任务,增强牧区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,更高质量地推进新牧区建设,整体实现“牧民更富、牧区更美、牧业更强”的发展目标。 今年,该旗要实现全旗牧区贫困牧户182户556人稳定脱贫。该旗首先做到“底数清、责任清、办法清、工作要求清”,为扶贫决策提供依据。3月中旬,各包扶单位、苏木镇、嘎查对全旗现有贫困牧户进行入户摸底调查工作,准确掌握贫困牧户家庭基本情况、生产生活、收入支出等情况。按照“一户一个脱贫计划”“一户一套帮扶措施”要求,认真核实基础信息,确保帮扶对象不错不漏,做到贫困牧户信息“公开透明”。挂出各苏木镇、贫困嘎查脱贫攻坚“453”作战图,建好“精准扶贫”三本账,真正做到“户有卡、苏木镇有册、旗有台账”。该旗今年计划投入地方财政资金1000万元,其中:投入404万元,为101户贫困牧户购买基础母畜,使贫困户能够依靠畜牧养殖持续稳定增收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贫困户生产能力。投入243万元对部分有草场、有生产发展能力,但缺少资金、基础设施薄弱的81户贫困牧户进行新建畜棚补贴,投入32万元,扶持80名牧区在校贫困大学生生活补贴。年内通过产业、教育扶持方式,力争实现全旗牧区贫困牧户182户556人稳定脱贫。同时,通过协调民政部门,将丧失劳动力的贫困牧户纳入享受低保政策范围,实现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。该旗不断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径,采取多种措施集中发力。组织24名学员参加盟职教中心的民族服饰设计加工专业培训,并在本旗举办两期技能培训班。与农牧业局组织各苏木镇畜牧业负责人及40余名合作社法人、成员、贫困户、牧民,赴苏尼特右旗参观考察,学习通过肉牛养殖经营促进贫困户脱贫的模式。借鉴苏尼特右旗采取的“合作社+牧户”的牧民入股合作模式,创新推出“合作社+贫困户”模式,计划培育3—4个养牛专业合作社,每个合作社带动3户以上贫困牧户,由扶贫办投资每户4万元作为贫困户入股资金,让贫困牧户分红收益,鼓励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,这样既带动了多人就业,增加劳动报酬又能增加分红收益,实现稳定脱贫。由政府注入担保资金与金融部门协调,向有能力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养牛合作社提供贴息贷款。继续实施“三到村三到户”项目,将利用90万元自治区专项资金,为两个“三到村三到户”项目嘎查贫困牧户,购买“流动畜”,对自治区建档立卡贫困牧户危房改造项目自筹部分进行补贴。社会帮扶形成扶贫“合力”。全旗113个旗直机关、企事业单位,868名领导干部参与帮扶工作,其中旗级处级领导32名。采取定点帮扶、定责任人员、定项目资金的方式,结对帮扶93个嘎查,目前,旗直部门帮扶86户258人,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1.58万元,形成了社会帮扶、个人脱贫的良好势头。